草木樨

Melilotus officinalis


物种别名

黄花草,黄花草木樨,香马料木樨,野木樨,野苜蓿。

分类地位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豆科,草木樨属。

资源价值

茎皮纤维可用作造纸和人造绵原料。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草木樨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花蜜、花粉丰富,可作为蜜源。根瘤多,固氮能力强,可压制绿肥。

形态性状

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而纤细,花小,长3~4毫米,具萼片和短梗;萼片5裂,钟状;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于翼瓣。花期5~7月。荚果卵形或近球形,下垂,长约3.5毫米,黄色,成熟时近黑色,具网纹。果期8~9月。种子1粒。羽状三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1.5厘米,宽3~6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叶缘有疏齿,托叶条形。茎直立,多分枝。根系发达,根瘤多。

其他

草木樨的耐旱能力很强,当土壤含水率为9%时即可发芽,耐寒、耐瘠性也强,也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生境分布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生长于海滩海拔仅数米的地段。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