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

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Database of Plant Bioresource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牵头建立,是一个以海岸带蓝碳为导向、主张海岸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一体化、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正式成员。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机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包括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两类。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联合中科院、教育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等下属40余个单位共同建设,汇集管理物理、化学、材料、动物植物和病毒等基础学科领域,青海湖、黑龙江、新疆等典型区域长期科研活动积累的科学数据,以及上述领域政府预算资金支持项目生产的基础学科科学数据。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于2021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成为该中心在植物学领域的第五个数据库(下表)。

编号 数据库名称 编号 数据库名称
1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13 中国病毒资源基础数据库
2 光学技术数据库 14 黑龙江省特色基础科技数据库
3 世界山茶属植物品种数据库 15 中国活体人脑成像共享数据库
4 地理空间数据云 16 干细胞与代谢疾病数据库
5 化学主题数据库 17 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数据库
6 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 18 材料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库
7 中国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 19 干旱区药用资源数据库
8 核物理主题数据库 20 面向农业图像理解的机器学习数据库
9 原子分子数据库 21 环境健康主题数据库
10 宇宙学数值模拟数据库 22 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
11 VLBI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库 23 医学物理数据库
12 植物园主题数据库 24 交通运输分中心

涵盖内容

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其上分布的植物具有应对盐度、温度、人类活动等多种强烈环境变化条件的适应能力。我国海岸带约有115科359属517种具有经济潜力的耐盐高等维管植物,其中药用资源植物436种,芳香资源植物46种,纤维资源植物83种,油脂及树脂资源植物50种,饲草资源植物152种,此外还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我国海岸带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蓝藻门四大类。据统计,我国拥有经济海藻510多种,包括66种蓝藻、226种红藻、115种褐藻和103种绿藻。

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涵盖蓝藻门、红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褐藻门、绿藻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8个主要门类(图1),共596个核心植物资源记录和1027个以上潜在植物资源记录。

img

设计架构

植物资源按通用生物类群分为高等植物、大型藻类和微型藻类三个子数据库,同时按照资源类型组织成四大模块(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善海岸带生态的植物资源),并链接至实体的种质库和标本库,以及非实体的基因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整合成的一个兼具学术科研和公众科普价值的综合性数据库(图2)。

img

支持成效

数据库曾作为海洋生物产品平台的集成部分,作为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已经通过验收,服务企业1000余家,科技成果1000余条,对外开展技术培训与企业服务,开展对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生物技术技能培训,累计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数据库课题组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回应“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生态高值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批示,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正服务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功能性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示范(2019.06-2022.12)”过程中为该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海岸带植物活性物质的数据支撑服务。此外,配合数据库的建设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宣传海岸带蓝碳与微藻固碳,季度关注量达12101次,取得了一定社会成效。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