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错博览:中国海岸带植物资源数据库友情出品,复原先辈杰作、致力于大众海岸带科普。
拟石花菜,拟花菜。
红藻门,红藻纲,石花菜目,凝花菜科,凝花菜属。
整个藻体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治疗肠炎、肾盂炎,慢性便秘等症状。
藻体生长在低潮线的珊瑚礁以及海底的岩石上。分布于我国的南海。海南岛分布于文昌、琼海、三亚等沿海。
凝花菜通常呈淡黄色或紫红色,质稍粗硬。藻体高5~10厘米,匍匐,层叠而生。基部主枝侧扁;侧枝一般较圆,对生或互生,末端轮生;小枝圆柱状,末端尖细,一般轮生,有的小枝之间常黏连,构成相互缠绕,重叠的藻团。假根粗壮,爪状;藻体坚韧。在藻体末端的小分枝上,肉眼可以看到棍棒状的四分孢子囊枝。成熟前呈黄绿色,成熟时呈橙红色。藻体的基本构造可分为髓部与皮层两部分,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黄褐色。皮层是由数层椭圆形小细胞构成,髓部由一条主轴及平行纵列的围轴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充满胶质 (红藻淀粉),遇碘呈深蓝色(李庆乐,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