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拉丁学名

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中文别名

鳀鱼、离水烂、抽条、鲅鱼食、片口、姑仔

资源价值

为近海习见的小型食用鱼类,具有较大的资源量,是鲅的主要食物来源,可食用,也可用于制作饲料。

分布与习性

为近海广温性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我国见于台湾以北海域;俄罗斯、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喜在表层活动,也见于200m水深海域。以浮游动物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卵和小鱼为食。

形态特征

个体中等大小,体长约110mm。各鳍和鳞片数目如下。背鳍14;臀鳍18;胸鳍17;腹鳍7。纵列鳞40~42;横列鳞8。前鳃弓下肢有鳃耙36。体细长,稍侧扁,腹部近圆形。头稍大,侧扁。吻圆且短,其长度小于眼径,前端超过下颌。眼大,侧位,有极薄脂膜。眼间隔隆凸,中间有一棱。鼻孔小,近眼前缘。口宽大,下位。前颌骨小,上颌骨长而不伸过鳃孔。牙小。上、下颌及舌均有牙。鳃耙细长。鳃孔大,有假鳃,腮盖膜不与颊部相连。鳞圆形,中等大,易脱落,无侧线。背鳍始点稍后于腹鳍始点,与吻端和尾鳍基等距。臀鳍始点于背鳍后,近腹鳍始点和尾鳍基。胸鳍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深叉形。体色上部呈灰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下方银白色。

鳀.txt · 最后更改: 2024/01/13 08:14 由 yangfa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