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额刺裂虫

额刺裂虫

拉丁学名

Syllis cornuta Rathke

中文别名

海蚕、海虫、海蚯蚓、海蜈蚣

资源价值

本种分布范围广,可作钓饵。

分布与习性

世界广布种,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日本、越南、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夏威夷、大西洋、印度洋和红海等海域都有分布。栖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泥沙或软泥。

形态特征

个体中等大小,体长10~35mm,宽0.6~1.5mm,有80~100个刚节。口前叶宽大于长,呈椭圆形,前缘圆。2对圆形红色眼呈倒梯形排列,前对大于后对,以及1对附加小眼位于侧触手基部。中央触手约为口前叶长的4倍,有18~22环轮;侧触手位于口前叶前缘,短于中央触手,有13~15环轮。2个触角约为口前叶长的1.5倍,近基部处愈合。2对围口节触须,背对具20~23环轮,腹对具14~18环轮。中背齿位于第1刚节,咽位于第2~9刚节,前胃位于第7~13刚节(或第9~15刚节)。疣足单叶型,第1对背须有18~22环轮,第2对背须有 18~20环轮;腹须细指状,刚毛叶钝圆锥状。疣足有复型镰状双齿刚毛、复型刺状刚毛和体后部出现1或2根简单刚毛。足刺1或2根,末端尖细。乙醇标本黄白色。

额刺裂虫.txt · 最后更改: 2024/01/05 14:09 由 yangfa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