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裸体方格星虫

裸体方格星虫

拉丁学名

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

中文别名

沙虫

资源价值

我国沿海皆可采获,在北部沿岸多分布于低潮区。味道鲜美,可食用。目前已尝试开展人工养殖。

分布与习性

世界性暖水种,见于三大洋沿岸,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栖息于浅海至深海泥沙质或沙质海滩。

形态特征

躯干长150~200mm,体壁厚,不透明,呈橘黄色或棕黄色。吻长 20~30mm,覆盖大而钝的三角形乳突,呈鳞状排列。环肌成束,通常27~28条,体表面由于纵环肌束交叉,形成了整齐的小方块。收吻肌2对,背对稍低,始于8~14纵肌束;腹对始于1~6对纵肌束。纺锤肌始于肛门前3mm的体壁上,下行进入肠螺旋,逐次分出多个分枝连于肠壁。固肠肌多始自体腔壁,使整个消化道固着。翼状肌连接直肠末端。肠螺旋约30转。普利氏管着生于食道的背腹两侧,背支长于腹支。直肠盲囊长管状。肾管1对,褐色,只前端1/4附于体壁,肾孔位于肛门前4~5纵肌束间。簇腺1对,由系膜连接着直肠和背收吻肌的基部。脑神经节前沿有指状突起。

裸体方格星虫.txt · 最后更改: 2024/01/14 09:48 由 yangfa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