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细雕刻肋海胆

细雕刻肋海胆

拉丁学名

Temnopleurus toreumaticus Leske

中文别名

海胆

资源价值

本种为黄海优势种,具有较大的资源量,常大量出现在华北沿海各地的渔获物中。其生殖腺可食用,有强精、壮阳、益心、强骨的功效

分布与习性

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生活在沙泥底,以潮间带到水深45m,常成群栖息。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到 7月下旬。

形态特征

个体中等大,壳直径一般为4~5cm。壳形变化较大。从低半球形到高圆锥形。壳厚且坚固。步带稍隆起,宽度约为间步带的2/3。赤道部以上各步带板的水平缝合线上,有大而明显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对排列成弧形。赤道各步带板有1个大疣、1个中疣及多个小疣。间步带上的凹痕尤为明显。顶系稍隆起,眼板都不接触围肛部,围肛板裸出,肛门靠近中央。反口面大棘短小,口面大棘较长,略弯曲;赤道部大棘最长,末端宽扁,呈截形。壳为黄褐色、灰绿色等。大棘在灰绿色、墨绿色或浅黄色的底子上,有3~4条红紫色或紫褐色的横带。个别个体呈白色。

细雕刻肋海胆.txt · 最后更改: 2024/01/09 10:48 由 yangfa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