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泥螺

泥螺

拉丁学名

Bullacta exarata Philippi

中文别名

麦螺、梅螺、海泥板、海溜子

资源价值

本种在我国南北沿海具有较大的资源量,浙江和山东等省已在潮间带开展人工养殖,其中浙江年野生泥螺产量高达百万吨,养殖产量高达近千吨;山东黄河三角洲区域也开展了潮间带泥螺养殖。本种可食用,也可作鱼饵。

分布与习性

为太平洋西北部特有种,我国分布于南北沿海;日本、朝鲜等国家也有分布。生活于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的泥沙质底。

形态特征

体长40~50mm,呈长方形,肥厚,呈灰或黄红色。身体柔软,软体部不能完全收缩入壳内。头楯大,平滑,遮盖贝壳前部。眼埋入头楯皮肤中。外套膜小,大部分被贝壳掩盖。足宽,前端圆形,后端截形。侧足发达,竖立于体侧并掩盖部分贝壳。壳质薄脆,呈卵圆形,螺旋部小,体螺层膨胀。壳表被灰黄色至褐色壳皮,具精细的螺旋沟和生长线,两者相交呈格子状。壳口宽广,上部窄,底部扩张呈半圆形。内唇石灰质层狭而薄;外唇简单,弧形。

泥螺.txt · 最后更改: 2024/03/13 12:06 由 liuchun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