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双管阔沙蚕

双管阔沙蚕

拉丁学名

Platynereis bicanaliculata Baird

中文别名

海蚕、海虫、海蚯蚓、海蜈蚣

资源价值

本种在我国北方是沿岸潮间带中区的优势种,具有一定的资源量。具有人工养殖的潜力。

分布与习性

为暖温带、亚热带种,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以及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湾等海域也有分布。多栖息于岩岸潮间带中区,体外具粘有砂砾的薄层栖管。

形态特征

个体较大,体长可达100mm,体宽9mm,约具130个刚节。口前叶近六边形,后缘中央稍内凹,触手大于触角。眼2对,圆形,前对眼大于后对,呈矩形排列于口前叶中后部。触须4对,最长者后伸达第11~16刚节。吻各区除 Ⅰ、Ⅱ、Ⅴ区无颚齿外,其余皆具梳状小齿:Ⅲ区为3~6堆小齿排成一横排, Ⅵ区4~5排密集呈新月形,Ⅵ区2~3堆呈长方形,Ⅶ、Ⅷ区具4~5堆排成一直线。大颚琥珀色,具8~9个侧齿。疣足前2对单叶型,体前部双叶型疣足背腹须细长,背腹舌叶圆锥状,末端钝圆。体中部疣足上背舌叶加长。体后部疣足,指状,末端稍细的上背舌叶更长。前部疣足具等齿刺状背刚毛,第10~15刚节后具1~3根琥珀色鸟嘴状简单型刚毛。腹刚毛为复型等齿刺状、异齿刺状和镰状。生活个体口前叶具浅咖啡色色斑,体背面两侧和疣足的背舌叶具绿色色斑。乙醇标本肉色,色斑浅,多数标本上背舌叶具咖啡色色斑。有异沙蚕体。

双管阔沙蚕.txt · 最后更改: 2024/01/05 13:38 由 yangfa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