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

Database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in China (NBSDC-DB-22)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拉丁学名

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

中文别名

土木香、紫荆皮(《日华子本草》)、小血藤

资源价值

1.园林价值

南五味子藤蔓粗壮有力,绿叶浓郁而有光泽,花黄色而有淡香,红果鲜艳可爱,是叶、花、果均可欣赏的藤本植物。可用于篱垣绿化、棚架绿化、假山绿化、屋顶阳台绿化、立体花坛绿化(邓白罗等,2009)。

2.药用价值

果实味辛苦,性温,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效。主治胃痛、腹痛、风湿麻痹、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咽喉肿痛、痔疮、无名肿痛、跌打损伤。 采收方法: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釆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其根茎需立冬前采挖,去净残茎,晒干备用(游春等,2011)。 南五味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萜烯类、萜醇类(秦翱等,2009)。

3.营养价值

果实水分87.5%,总糖2.29%,总酸0.03%,粗蛋白0.66%,维生素C9.47%,粗脂肪3.5%,单宁0.00094%O种子营养成分:水分40%,总糖1.79%,总酸0.03%,粗蛋白0.44%,粗脂肪1%,单宁0.015%,成熟种子含油量37%(卓雄标等,2015)。

生境分布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舟山群岛产于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中街山列岛。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中。属于暖地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湿度大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中性土均能生长良好,根系发达,主根粗壮,防风耐旱性强,对二氧化硫和烟的抗性较强,并耐修剪。

形态性状

藤本,各部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尖,基部狭楔形或宽楔形,边有疏齿,侧脉每边5~7条;上面具淡褐色透明腺点,叶柄长0.6~2.5厘米。花单生于叶腋,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8~17片,中轮最大1片,椭圆形,长8~13毫米,宽4~10毫米;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圆柱状,不凸出雄蕊群外;雄蕊群球形,直径8~9毫米,具雄蕊30~70枚;雄蕊长1~2毫米,药隔与花丝连成扁四方形,药隔顶端横长圆形,药室几乎与雄蕊等长,花丝极短;花梗长0.7~4.5厘米;雌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雌蕊群椭圆体形或球形,直径约10毫米,具雌蕊40~60枚;子房宽卵圆形,花柱具盾状心形的柱头冠,胚珠3~5叠生于腹缝线上;花梗长3~13厘米。聚合果球形,径1.5~3.5厘米;小浆果倒卵圆形,长8~14毫米,外果皮薄革质,干时显出种子。种子2~3枚,肾形或肾状椭圆体形,长4~6毫米,宽3~5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南五味子.txt · 最后更改: 2022/03/17 03:16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