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岛长吻虫 ====== ===== 拉丁学名 ===== //Saccoglossus hwangtauensis// Tchang & Koo ===== 资源价值 =====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致危原因主要是栖地消失和环境污染。 ===== 分布与习性 ===== 主要分布于我国山东省的胶州湾附近海域。穴居于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细沙滩和泥沙滩中,穴居的深度通常为20~50cm。行动缓慢,以沙泥中的有机质及微小生物为食。 ===== 形态特征 ===== 体柔软而细长,呈蠕虫状,体长约290mm。吻长为领长的3.37~8.5倍,所以得名长吻虫。躯干部躯干伸直,表面平滑,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吻部为浅橘黄色,背腹侧扁,呈扁圆锥形。在背部和腹部两条中线上,各具有一条或深或浅的纵沟,从吻的基部直达吻端,将吻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领部表面较光滑,中部具有1条浅而宽的沟线,后部则有1条非常清晰的深沟。雌性为淡黄褐色,雄性淡黄色或橘黄色。后躯干部为黄色,扁平呈管状,内部充满沙粒。腹部表面内具有2条纵走的肌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