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

Tachypleus tridentatus

中文学名:中华鲎

中文别称:中国鲎、三棘鲎、三刺鲎、东方鲎、小海鲎、两公婆

古代名称:鲎腹 鲎

分类归属:肢口纲 剑尾目 鲎科 亚洲鲎属 中华鲎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HCT301

海错博览

海错赞歌

《鲎腹赞》:背刚腹柔,形如缺。一口当胸,其足二九。

海错图鉴

张汉翁论置之形状及酪脍法甚详,谓置初生如豆,渐如盏,至三四月才大如盂。壳作前后两截,筋膜联之,可以屈伸。前半如剖炮之半,而两腋缺处作月牙状。前半壳纵纹三行,直六刺,两泡两点目也。雌溢至秋后放子,则明而有光,捕者难取。后半截似巨蟹而坚厚,中纵纹一行,三刺两旁,壳边各八刺,每边又出长刺各六,皆活动。尾坚锐,列刺作三棱,长与身等,亦能摇曳自卫。腹下藏足,左右各六,似足非足,又皆有双岐如鳌状。末两大足如人指作五岐,变幻尤异。足皆绕口,在腹中心簇芒如针。后半壳下一膜覆软肉,叶各五片,如虾之有跗,借以游泳。肠仅一条甚短,而无脏胃。其背黑绿色,腹下及爪足黑紫色。牡者满腹皆子,子如小绿豆而黄,其脂背沉香色,血蓝色。但剪溢有方,须先出其肠,勿令破,然后节解之。如肠破少滴其秽,臭恶不堪食矣。在水化牡相负,在陆化牡相逐。化体大而牡躯小,捕者必先取化则牡留,如先取牡则化逸。鬻者夹化牡,以竹束之而市。温、台、闽、广俱产,夏末最盛。腌藏其肉及子,醉以酒浆,风味甚佳。其血调水蒸,凝如蛋糕。其跗叶端白肉,极脆,嫩美。尾间精白肉和椒醋生咳,胜鱼脍,食后戒饮茶。从未食者睹其形恶,多畏而不敢下答,惯喷者每羡而爱之。或有性不相宜者,非哮即泻,惟久腌者颇无碍。其腌汁可愈心痛疾不止,肉之能治痔杀虫也。予录而记之,并附雀赋于后。

鲎赋 动植飞潜,充物宇宙。海有介虫,厥名曰溢。偃体团肩,前如缺瓢;排翅掉尾,后若兜鉴。背虽别夫两目兮,不辨睛眸;腹徒拥夫多足兮,长类伛偻。泛泛浩瀚之间兮,润玳瑁而杂鳃熊;蠕蠕斥溜之上兮,役彭麒而伍峭蜍。小齐杯碗,大拟盘等。同生共长,月露风流。互依倚兮,等登虫之待匿负,相匹偶兮,异水母之载虾浮。所以陆行而留胼迹,水戏而喷联。泥涂而轩冕兮,既折腰而善走;风波而介胃兮,虽雄心而不吼。似素未具乎刚肠,复何烦乎利口。性符离象,内阴而外阳;形似毕星,丰前而锐后。允协常经,宜匹令偶。胡为乎倡而壮者常为化,随而瘠者反为牡?何顺逆之倒施,俾小大之乖谬?

捕其雄兮,则雌适而莫靓;获其雌兮,则雄留而死守。适者既失罗敷之贞,留着还蹈尾生之丑。以故趋而蹴之者,远师老氏之守雌;掩而掠之者,近说文姜之敝。爱是皎居老叟,蜃穴儿曹,垂涎垄断,竭力贪馨。现彼蛋盈夏月,虑其娠脱秋涛。驾风云而势如逐鹿,绝沧海而意等钓鳌。痛轻身之未遂兮,嗟重祸以横遭;伤多子之贻患兮,悔贪欢而莫逃。且复双双并桔,两两联按。市上居之为奇货,席中指之为美役。售以泉货,执其弯刀,侍分侣劈,意惨神号。碧溅长弘之血,腥到孕妇之膏。剥臀无肤,莹愈雪脍;断胫有衡,清胜霜鳌。剖卵累累兮,联珠缀絮;断肌缕缕兮,剔膜取背。试小鲜之一烹兮,佐中馈之连朝;失宰割之却窥兮,发瘤疾而咆哮。如是,沃以清芬之斑珠,和以芳芯之溪毛,聚糜躯于瓶随,实碎首于丘糟。备御冬之旨蓄,佐卜夜以醺酶。易牙善刀而藏曰:人味已尝,溢味若何?予投答而起曰:肥甘味少,酸辛味多。

现代研究

物种简史:

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在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尚未崛起之时,鲎就是距今3.95-3.45亿年前泥盆纪(一说2.25亿年前的二叠纪)繁盛的海洋居民了。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因此有“生物活化石”之称。

鲎鱼在千多年前已有记载。中国唐代刘恂在其《岭表录异》中写道:“鲎鱼,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鏊(注音:ㄠˊorㄠˋ)背,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青黑色。腹两傍为六脚,有尾长尺馀,三棱如棕茎,雌常负雄而行。捕者必双得之,若摘去雄者,雌者即自止背负之方行。腹中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脚,和以为酱,食之。尾中有珠,如栗色黄。雌者小,置水中,即雄者浮,雌者沉。”

形态特征

中华鲎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5千克。体表覆盖有几丁质外骨骼,呈黑褐色。头胸部具发达的马蹄形背甲,通常也被称为马蹄蟹(Horseshoe Crabs)。体近似瓢形,分为头胸、腹和尾三部分。头胸甲宽广,呈半月形,腹面有6对附肢;腹甲较小,略呈六角形,两侧有若干锐棘,下面有6对片状游泳肢,在后5对上面各有一对鳃,用来进行呼吸;尾呈剑状。体为棕褐色。平时钻入海沙内生活,退潮时在沙滩上缓缓步行,雌雄成体常在一起。

甲的背面隐约可见三条纵嵴,中嵴前端两侧有一对单眼,侧嵴外侧各有一复眼。头胸部腹面具有6对附肢围在口外。第一对为螯肢,短小,仅由3节组成,末端呈钳状。其余5对附肢均由7节组成,统称步足。其中第二对(脚须)的末端在雄性变为钩状,用以抱握雌体。步足中的前4对末端均呈钳状,近端基节的内侧有长刺用以咀嚼食物,故称颚肢。最后一对步足末端不呈钳状,但有几个突刺呈耙状,用以掘沙或清除附着物。最后一对步足之后有一对唇瓣(chilaria),其内侧也有刺,被认为是退化的第七体节附肢的基节。

腹部体节愈合,形成一六角形的腹甲,腹甲后端为尾剑(telson)。腹甲背面靠中线处有6对小穴,是内部肌肉附着处。腹甲侧缘各有一列(一般6个)可动的短刺。腹部亦有6对附肢。其中第一对左右愈合成板状,其下方有生殖孔故称生殖厣(genitaloperculum),盖在其他附肢之上。其余5对附肢改变成书鳃,每对附肢亦左右愈合呈薄板状,板的下表面体壁向外折叠成上百个薄片(lamellae),如书页状排列,用以扩大表面积并进行气体交换,故称书鳃。由书鳃的运动可激起水流通过,以行呼吸。尾剑细长呈三梭形,与腹部有关节相连,用以支撑身体,特别是在背腹翻转时。

鲎的神经系统呈链状,但愈合在一起。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一团,围绕着食道,称为脑,可分为前脑与后脑。头胸部附肢均由脑支配。脑后为神经索及五个神经节,支配腹部附肢。

鲎的单眼也具有角膜、晶体及视网膜细胞,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少且排列稀松,色素存在但不形成可动屏幕,虽然可看到物体的移动,但由于小眼数目过少很难成像。因此,鲎的复眼常作为光刺激与轴突传导的神经生理研究的材料。头甲前端腹面还有化学感受器。

鲎喜欢在没有海浪的小海湾活动,平时蛰居海底。雄鲎的体形较雌鲎小,而且第1-2对步足的末端和雌鲎也不同,不是4把钳子,而是4只钩子。繁殖时,瘦小的雄鲎用它们钩住肥大的雌鲎腹甲的后侧缘,由雌鲎驮着,蹒跚而行,形影不离,故鲎又享有“海底鸳鸯”之美称。

生活习性

食物

鲎类主要为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取食时用螯肢将食物送到口部,用颚肢的基节磨擦、咀嚼后再送入口内。口后为食道,食道前行膨大成磨胃(gizzard),其中有角质齿可研磨食物,经瓣膜后进入中肠。其前端膨大处为胃,有1-2对发达的肝盲囊(hepaticcecum),其分支到达头胸部及腹部,并有肝管开口到胃的两侧。

消化

肝盲囊是食物化学消化及吸收的场所。中肠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在腹部末端、尾剑之前的腹面。循环系统为开放式。消化道背面有一管状心脏,位于围心窦中,具8对心孔,血管发达,向前有3个前动脉,两侧有4对侧动脉。动脉分支进入组织后,在腹面形成两个大的腹血窦。血液由腹血窦流入书鳃,经气体交换后再经围心窦、心孔流回心脏。血液中含有血青素及一种变形细胞,这种变形细胞具有很强的凝血功能。排泄器官为四对基节腺,位于磨胃的两侧,由腺体收集的代谢废物送入一共同的囊中,再经排泄管、膀胱、排泄孔开口在最后一对步足的基部,基节腺也兼有水分调节作用。

脱壳

鲎如同其它的节肢动物,是以脱壳而后成长的。由一次的脱壳而长大约之前体型的1.3-1.4倍,但死亡率也高,是一种博命的成长。鲎的卵于孵化前在卵膜内就脱皮四次,因此仔细观察回转卵,卵中就有如仙女的羽衣状薄纱的壳,在回转卵此时的胚体已经成了像鲎的体形。在刚孵化出的第一龄幼生由其形态看,与成体的鲎很相似,只是还没有那特征的尾剑。第二龄幼生其体长约为10mm,而在第一龄幼生时没有的尾剑,在此时期也明显的长出来。

鲎的脱壳是由头胸部的周缘裂开,而新的旧体才由其间隙跑出来。刚脱皮的甲壳非常柔软,这甲壳要恢复到原来的硬度,也需要相当的日子,几乎令人怀疑它是否会恢复到原来的坚硬度。鲎由于生长速度慢,所以是一种不大能长大的动物,至今仍不明白确定几年才能生长成成体。大概认为雄的脱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体;雌的脱16次皮,于第14年成成体。

192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