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博览:中国海岸带生物资源数据库友情出品,复原先辈杰作、致力于大众海岸带科普。
海月
Placuna placenta
中文学名:海月
中文别称:镜鱼、以下鱼、海镜、膏叶盘、蛎镜、石镜、窗具、蠔蚬窗
古代名称:海月 海镜 璅洁
分类归属:珍珠贝目 不等蛤科 海月蛤属 海月
分布区域:东海、南海
海错博览
海错赞歌
《海月赞》:昭明有融,是称海月。暗室借光,萤窗映雪。
海错图鉴
海月,亦名海镜,土名蛎盘。生海滩间。壳圆而薄,色白,故以月、镜名。其房平坦,可琢以饰窗楞及夹竹作明瓦,肉匾小而味腴,薄脆易败,不耐时刻,故海滨人得食,无入市卖者。按,海月壳上尝有振嘴生其上,其肉亦尝有小蟹匿之。考类书,海月土名膏叶,盘内有小红蟹如豆,海月饥则蟹出拾食,蟹饱归腹,海月亦饱。有捕得海月者,海月死,小蟹趋出,须臾亦死。由是观之,海月与小蟹盖更相为命者也,又岂特伐乔松而莺萝枯,斐蔓草而蔬丝萎哉?或曰蛤类名崩,蚌类名颠帖,并能孕蟹,与海月同。寄生之蟹又如是其不一。
现代研究
海月,中药名。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 Placuna placenta (Linnaeus) 的肉。分布于东海、南海等地。具有消食化痰,调中利膈之功效。常用于痰结食积,黄疸,消渴。
形态特征
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及同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长环境:
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藻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