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沙鸭

Mergus sp.

中文学名:秋沙鸭

古代名称:海凫 冠鸟

分类归属:鸟纲 雁形目 鸭科 秋沙鸭属

分布区域:主要见于东部地区,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省。

HCT226

海错博览

海错赞歌

《海凫石首赞》:凫化石首,载之简册。考核何凭?凫头有石。

海错图鉴

类书云,凫名野鸭,头上有毛者为凫。数百为群,多泊江湖沙上,食沙石皆消,惟食海蛤不消。且其曹蔽天而下,声如风雨,所至田间谷梁一空。《字汇》云:凫,水鸟,如鸭,背上有纹,青色,卑脚短喙。《本草》云,野鸭头中有石,是石首鱼所化。予初亦未之深信,盖虽有其说,渔人从未见也。及闻鱼化黄雀著于粤籍,蛇化海鸥传自闽人,始信石首化凫,古人之言必不大谬。且诸鱼在水,除鳄鱼、河豚有声,余皆无能鸣者,独石首千万乘潮而来,海底如蛙鸣聒耳。渔人常以竹筒探水听而张网以捕。声应气求,其化凫也,宜哉。又石首头中白石,亦如交颈双凫,甚奇。

现代研究

物种简介:

鸭科秋沙鸭族秋沙鸭属的几种鸟类通称。虽然大多生活于淡水,但与番鸭和金眼鸭一同归入秋沙鸭族(一个海鸭族)。秋沙鸭是一些潜水能力极强的鸭子。主要吃鱼类,秋沙鸭的嘴和其它鸭类有所不同,细长而有发达的锯齿,适合捕捉身体光滑的鱼类。其成员绝大多数分布于寒冷的北方,只是南美洲的褐秋沙鸭以及已经灭绝的新西兰的奥克兰秋沙鸭分布于南半球。秋沙鸭是体长、有冠的潜水鸟。肉味腥臭,故俗称废物鸭。该属的代表种中华秋沙鸭为中国特产。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成双;雄鸟:头和上背均黑;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皆白色;有白色翼镜;下体白,体侧有黑色鳞状斑。雌鸟:头棕褐色;上体蓝褐色;下体白色。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游至隐蔽处。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4枚。卵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的锈斑,重57.2克,大小63.7×45.8毫米。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区,也栖息于无林的苔原地带水域中。非繁殖期主要牺息在沿海海岸、河口和浅水海湾地区。迁徙期间也有少量个体偶尔进入内陆淡水湖泊。常呈小群活动。多在近海岸潮间带及其附近的岩礁处活动和觅食。几乎整天时间都在水上,很少到岸上活功。游泳时常将头浸入水中,探视水中食物,并频频潜水。休息时常飘浮在水面。头高高举起。颈伸得很直。有时也到岸边地上休息。在陆地上行走也好。潜水时像其他秋沙鸭一样,首先身体往上一跃,然后再翻身潜入水中。每次潜水时间多在20一30秒。飞行快而直。起飞时两翅需在水面急速拍打一阵才能飞起,显得有些吃力而笨拙。性胆怯而机警。

秋沙鸭主要通过潜水觅食,但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将头直接仲入水中觅食。觅食时多呈小群,边游边潜水觅食、有时也分散成2—3只或单只觅食。食物主要为小型鱼类,也吃水生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141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