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

中文学名:长牡蛎

中文别称:蚝、白蚝、海蛎子、蛎黄、蚵

古代名称:牡蛎 蚝 古贲

分类归属:双壳纲 莺蛤目 牡蛎科 巨牡蛎属 巨牡蛎属

分布区域:韩国、中国大陆、台湾

HCT272-2

海错博览

海错赞歌

《牡蛎赞》:蛎之大者,其名为牡。左顾为雄,未知是否。

海错图鉴

蛎黄,产浙、闽、广海岸,附岩石而生,础碑相连,外壳为房,内有肉,略如蚌胎而柔白过之。其房能开合,潮至则开以受潮沫,潮退则合。海人取者,以冬月用斧斤剥琢始得。饮馈中,其味最佳,尤以小者为妙。咀味之余,予尝以西施乳品之。然吾乡钱塘,虽近海而不产,宁、台、温则有而小,闽广尤饶。蛎黄大者名草鞋蛎,其肉老而味薄,壳入药用,称牡蛎云。《泉南杂志》曰:牡蛎廉石而生,肉各有房,剖房取肉,故曰蛎房。泉无石灰,烧蛎房为之,坚白细腻,经久不脱。 草鞋蛎小者如掌,有长及一尺、二三尺者,海人用代执赞冶铣。 海乡之民饮食器具,莫非海物,如溢背代构,鳅脊任春,海镜为窗,螺壳作盆,而蛎房烧灰,所用为最广。其余朝飨夕器,鱼虾螺蟹诸物满席皆是。北人履其地,触目称怪,如入鲍鱼之肆。

现代研究

分布生境:

长牡蛎主要分布于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及浅海的岩礁海底,以其左壳固定在岩石上。 长牡蛎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广东、福建较多,为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长牡蛎壳大而坚厚,呈长条形。背腹缘几乎平行,壳长为高的3倍左右。大的个体壳长达35厘米,高10厘米。也有长卵圆形个体。右壳较平,环生鳞片呈波纹状,排列稀疏,层次少,放射肋不明显。左壳深陷,鳞片粗大,壳顶固着面小。壳表面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壳内面白色,瓷质样。壳顶内面有宽大的韧带槽。闭壳肌痕大,马蹄形。

长牡蛎贝壳长形,壳较薄。壳长为壳高的 3 倍左右。右壳较平,鳞片坚厚,环生鳞片呈波纹状,排列稀疏。放射肋不明显。左壳深陷,鳞片粗大。左壳壳顶固着面小。壳内面白色,壳顶内面有宽大的韧带槽。闭壳肌痕大。 长牡蛎的外套膜左右两片;呼吸系统的鳃位于鳃腔中,左右各一对,共4 片,呼吸主要由鳃完成,外套膜也可进行气体交换;消化系统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消化盲囊、肠、直肠和肛门;循环系统是开放式的,由围心腔、心脏、副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肾脏由肾小管和肾围漏斗管组成,左右各一;在繁殖季节,牡蛎的内脏块充满了乳白色的物质,这就是生殖腺,分为三部分,即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神经系统由脑、脏神经节及其联络神经构成。

生长繁殖:

牡蛎为重要海水养殖品种。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我国南北沿海均产;长牡蛎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广东。福建较多,为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大连湾牡蛎产于黄渤海。产季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经济价值:

牡蛎为重要经济贝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1.3克、脂肪2.3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灰分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物质。除鲜食外,还可速冻、制罐头、加工蚝豉和蚝油。蛎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壳可烧石灰。

牡蛎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Oyster。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广东、福建、广西、大连。

181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