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

雀梅藤

拉丁学名

Sageretia thea (Osbeck)Johnst.

中文别名

雀梅藤(中国树木分类学),刺冻绿,对节刺,碎米子(浙江),对角刺(江苏),酸味(广州),酸铜子、酸色子

资源价值

1.经济价值

雀梅藤的叶可代茶,果酸味可食,故名酸梅果。雀梅藤果实色素是从已知可食野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成品外观为黑红色浸膏状,得率为8.2%。色素水溶性好,提取工艺简单,无毒害无污染,安全性佳。

2.药用价值

供药用,治疮疡肿毒。根可治咳嗽,降气化痰,防治肝炎。抗癌药理:雀梅藤根的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S37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9.9%、42%,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61%。乙醇提取物用氯仿提取所得的粗碱部分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3.3%,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54.3%。麦胚碱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50.5%。常用于治疗肺癌、胃癌、结肠癌。雀梅嫩枝叶可治疥疮,漆疮,水肿。刘树喜等(1990)通过抗菌试验表明雀梅藤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的作用,可用其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等疾病。

3.园林绿化

由于雀梅藤枝密集且具刺,在南方常栽培做绿篱,是垂直绿化材料,也适合配置在山石中。雀梅藤自古以来就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素有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是中国树桩盆景主要树种之一,为岭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树之一,也是中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

生境分布

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印度、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分布于浙江全省各地,分布范围广而分散,尤以临安、淳安、兰溪、安吉、开化、普陀、舟山等地最多,雀梅藤集中分布在海拔100~400米以下的地方,舟山群岛除了普陀山以外均有生长。常生存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林下或灌丛中。

形态性状

藤状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互生或近对生,褐色,被短柔毛。通常为椭圆形、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或近圆形。长1~4.5厘米,宽0.7~2.5厘米,顶端锐尖,钝或圆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柔毛,侧脉每边3~4条,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2~7毫米,被短柔毛。花无梗、黄色、有芳香,通常数个簇生排成顶生或腋生疏散穗状或圆锥状穗状花序,花序轴长2-5厘米,被绒毛或密短柔毛。花萼外面被疏柔毛,萼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匙形,顶端2浅裂,常内卷,短于萼片。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核果近圆球形,直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或紫黑色,具1~3分核,味酸。种子扁平,二端微凹。花期7—11月,果期翌年3—5月。

雀梅藤.txt · 最后更改: 2022/03/16 09:18 由 127.0.0.1

欢迎批评指正